因為七月在公司作的例行性健康檢查,出來結果說疑似右上肺小葉塌陷,於是就請了兩天假去榮總做檢查。檢查結果出來了,右上肺小葉大約有兩根手指寬的異常,有可能是塌陷,但也不排除是主血管移位跑去橫在上面。

另外有照到約五十元硬幣大小的白色圓點,下禮拜要進一步進行電腦斷層。醫生說是肺結節,所以就跑去辜狗了一下

以下文章引用自國軍台中總醫院


胸部X光上常常可發現到單一的肺結節,雖然多數為良性,但支氣管源生性肺癌已有增加的趨勢,特別是在老年人身上。一般在可手術完全切除的惡性結節中,5年存活率約為80%,然而在己轉移的惡性結節,5年存活率就降至5%以下,因此,唯有透過詳細的診斷步驟,如放射影像診斷,區別良性或惡性病灶的新技術,肺癌的篩檢及外科手術,方可提高惡性病灶診斷的確定性及治療切除的機會。

單一肺部結節或腫塊指的是接近圓形,小於3公分,並為肺實質完全包圍而無其他異常的一個病灶。惡性的單一肺結節,發生率為10-70%,只有切片可提供確切診斷。多數的單一肺結節為意外發現,隨放射診斷學的進步,使得我們對單一肺結節的邊緣特徵,鈣化形態,大小,生長速率有更詳細的了解及正確判斷。1.邊緣特徴:當單一肺結節邊緣呈現輻射狀或扇形,較可能為惡性,若呈現平滑的邊緣則多為良性;2.鈣化形態:單一肺結節內有鈣化常為良性病灶,呈現板狀或位於中央處,是典型的肉芽腫塊,而呈現爆米花形態的鈣化,則是典型的良性過誤瘤,若鈣化呈現點狀或離心狀多為惡性;3.生長速率:一般惡性腫瘤成長至其兩倍體積的時間約大於一月小於一年,胸部X光上單一肺結節若追踪2年都沒有變化,傳統上會認為是良性的,但在最近的研究指出2年穩定性理論僅有6成5的準確率。

一般發現單一肺結節後,電腦斷層追蹤的時程為第一年每3個月一次,第二年開始每6個月一次,除X光和電腦斷層外,還可以藉由非手術性的一些步驟來診斷:如電腦斷層密度測量法,顯影劑強化的胸部電腦斷層,支氣管鏡及正子攝影術

1.電腦斷層密度測量法:測量單一肺結節的衰減值,以Hounsfield unit 264為界,大於264者多為良性,但正確的診斷率不高所以未被廣為使用。

2.顯影劑強化的電腦斷層:藉由靜脈注射顯影劑來達到增強影像鑑別,約有95-100%的敏感性和73-93%的專一性,目前仍需進一步的研究來佐證。

3.支氣管鏡:由於結節的大小,結節到支氣管分枝的可近性,和病人年齡層癌症的盛行率,使得支氣管鏡直接偵測到惡性的敏感性僅20-80%,近年來開始有超薄型的內視鏡可達到支氣管的第8代分枝,讓我們可直接看到更週邊的病灶。經胸細針穿刺切片可辨識出高達95%的惡性或良性病灶,缺點是偽陰性為3-29%,且較可能產生氣胸的併發症,唯多數不需要治療。

4.正子攝影術:根據最近的研究,本法診斷惡性肺結節的敏感度為96.8%,專一性為77.8%,須注意的是因腫瘤太小(<1公分),類癌或支氣管肺泡細胞癌所造成的偽陰性。另外,正子攝影也可幫助診斷,對於縱膈腔的淋巴結轉移亦有94%的敏感性及82%的專一性,皆較電腦斷層為佳。

診斷單一肺結節的步驟因成本效益觀念的導入而有所不同,用電腦斷層來篩檢肺癌也突顯出一個問題,就是多小的單一肺結節才有需要納入評估呢?一般建議小於1公分,單一肺結節需仔細觀察並以高解析度電腦斷層追蹤,而大於1公分或具有惡性表徵的單一肺結節,則需用經胸細針穿刺切片。

開胸術和胸腔內視鏡手術:幾乎所有的單一肺結節都是可切除的,最常做的是肺葉切除手術,手術死亡率僅1-7%。視訊輔助胸腔鏡手術比開胸術有較少的併發症及住院天數,此外,對於肺周邊的病灶或下肺葉靠近中央的病灶都可以達到最好的成功率。

因此,臨床上建議:對於單一肺結節病人的診斷步驟應根據癌症可能性,肺結節的大小、有無抽菸、病人年齡及電腦斷層上的結節邊緣的表徵。若癌症可能性低,只需高解析度電腦斷層在第一年每3個月一次及第二年後每6個月一次追蹤檢查。若癌症可能性為高,且假設手術風險可接受,最好採用手術切除,對於中度癌症可能性病人(10-60%),便需多做一些檢查,包括顯影劑強化的電腦斷層、支氣管鏡、正子攝影及經胸細針穿刺切片。在手術方法的選擇上,病患若無其他疾病,也可考慮胸腔內視鏡手術切除單一結節或腫瘤,以提高早期根治的機會。



因為我有肺癌家族病史,還有肺小葉塌陷疑雲,所以醫生決定讓我進行傳說中的「顯影劑強化的電腦斷層」,希望後面的支氣管鏡、正子攝影及經胸細針穿刺切片跟我無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ollysis / 海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